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一处处文明印记,彰显了文化力量。
依托松花江、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等,吉林市打造百里雾凇观光旅游休闲带,串联起休闲旅游、雾凇观赏、雾凇体验、冰雪文化创意等产业,提升一江三湖旅游综合能力。 近年来,吉林省年均举办大型冰雪赛事100项,全面实施中小学雪假职工雪假制度,让更多人从此喜欢冰雪运动。

实施数字冰雪提升工程,建成全国首批数字孪生雪场。 ——突出高标准打造冰雪旅游度假品牌。 夜幕降临,园区内灯光璀璨,游人如织,冰雪滑梯、冰上自行车、雪地飞碟等冰雪娱乐项目人气十足。大米、人参、木耳、松茸、梅花鹿是吉林驰名域外的土特产。据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2018年至2020年,吉林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额位列全国第一。
为依托冰雪流量实现带货,吉林打造了一批礼遇吉林旅游商品,建立吉乐购旅游商品库,定期发布推介名录,与知名电商合作建立数字营销平台,进一步丰富了冰雪消费内涵。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表示,冰雪丝路是一条承载厚重历史、连接寒地经济区域、面向东北亚广阔合作发展未来的道路,它将欧洲、东北亚地区纳入合作范围,也是从冰雪角度对既有合作框架的全新探索。从品种到数量都有明显增加,从几个品种现在达到十几个品种,数量达到上万只。
眼下,南迁的候鸟已经陆续抵达越冬地(鲁玲王双飞魏凯)。当地震来临时应该如何正确自救?本期《科普中原》邀请到河南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丽君,为大家进行科普当地震来临时应该如何正确自救?本期《科普中原》邀请到河南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丽君,为大家进行科普。
(鲁玲王双飞魏凯)驻马店高新区完成税收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9.4%。

全省8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均位于高新区。1月3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省政府已批复依托洛阳伊滨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7家开发区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顶山高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0.4亿元,同比增长10%。开封汴东高新区围绕智能装备、储能炭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了以储能新材料、智能装备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建设要实现改革再深化、发展再提质、能级再提升的要求,支持指导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引领带动区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注重打造产业链条形成集群发展。省级开发区培育创建高新区15家。省科技厅副厅长何守法告诉记者,我省已初步形成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省级开发区培育创建高新区的梯次培育建设格局,高新区建设成为引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经济表现看,高新区的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这使我省的高新区培育建设总数增至66家。

高新区肩负着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的重要使命。商水高新区持续在补链、延链、强链上做文章,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节能环保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2023年前三季度,郑州高新区GDP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全省3.3个百分点。例如,新乡红旗高新区注重创新创业孵化和创新生态环境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创新生态环境良好,注重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能力建设。沈丘高新区围绕钢铁、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聚酯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区中园、园中园建设。我省此次新认定的7家高新区,均立足高和新,彰显各自特色和优势。平顶山石龙高新区成立了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中心,专职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科技创新金融需求和科技金融政策指导等服务,创新创业氛围突出。
其中,洛阳伊滨高新区形成了以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科技服务为支柱的产业体系,集聚了中信重工、宁德时代、凯盛科技等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大型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12月初,在全省36个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的国家级开发区中有20家是高新区,占比55.6%。
作为加速聚集创新资源的强磁场,高新区为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发展质量,高新区均走在全省开发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其中,国家高新区9家,居全国第五位。按照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要求,此次扩容将进一步增强高新区对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新区建设,不断加快促进我省高新区扩面、强基、提质、增效。鹿邑高新区依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果明显,初步培育出7个区中园和1个创客小镇智慧岛。本报讯(记者 尹江勇)强化开发区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功能,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加速聚集创新资源的强磁场,高新区为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经济表现看,高新区的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对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发展质量,高新区均走在全省开发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省科技厅副厅长何守法告诉记者,我省已初步形成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区—省级开发区培育创建高新区的梯次培育建设格局,高新区建设成为引领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新生态环境良好,注重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能力建设。
1月3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省政府已批复依托洛阳伊滨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7家开发区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例如,新乡红旗高新区注重创新创业孵化和创新生态环境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这使我省的高新区培育建设总数增至66家。驻马店高新区完成税收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9.4%。高新区肩负着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的重要使命。其中,国家高新区9家,居全国第五位。
其中,洛阳伊滨高新区形成了以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科技服务为支柱的产业体系,集聚了中信重工、宁德时代、凯盛科技等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大型龙头企业。本报讯(记者 尹江勇)强化开发区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功能,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
我省此次新认定的7家高新区,均立足高和新,彰显各自特色和优势。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建设要实现改革再深化、发展再提质、能级再提升的要求,支持指导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引领带动区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平顶山高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0.4亿元,同比增长10%。开封汴东高新区围绕智能装备、储能炭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了以储能新材料、智能装备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